一、核心事件视频及来源
1. 哪吒汽车供应商集体讨债事件(2025年3月)
该事件视频由新浪科技实地探访拍摄,记录了哪吒汽车上海总部员工办公状态及直营店关闭场景。视频显示,工作日下午员工工位空置率超60%,部分员工提前下班,直营店玻璃门贴有“暂停营业”公告。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用户上传了多地门店关闭的现场视频,内容涉及供应商在总部拉横幅讨薪的冲突画面。
2. ST越博董事会暴力冲突事件(2023年5月)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独家获取了冲突现场视频,视频中显示原董事长李占江指使社会人员使用甩棍与公司员工发生肢体冲突,导致多人受伤。该视频成为法院审理股权纠纷案的关键证据,视频截图在财经新闻平台广泛传播。
3. 非法定位APP暴力催收案(2025年1月)
南京鼓楼警方侦破的全国首例“神探”APP非法催收案中,夜宵店监控视频记录了讨债人员围堵债务人陈某的过程。该视频未公开完整版,但警方通报中引用片段作为技术犯罪证据。
4. 抖音炫富追债事件(2021年9月)
债权人李女士通过抖音发现债务人高调发布出国旅游、贵族学校消费等视频,并以此为证据向法院起诉。相关短视频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500万次,成为“网络取证追债”典型案例。
二、主要播放平台与传播特点
| 事件名称 | 播放平台 | 传播特点 |
|||–|
| 哪吒汽车讨债事件 | 新浪科技、小红书、抖音 | 媒体探访视频+用户UGC内容,引发对企业债务危机的讨论 |
| ST越博冲突事件 | 证券时报网、财经头条APP | 专业媒体独家视频,聚焦上市公司治理问题 |
| 非法定位APP催收案 | 警方通报会、法制栏目 | 技术犯罪侦破过程部分公开,侧重警示教育 |
| 抖音炫富追债事件 | 抖音、微博 | 民间智慧追债引发共鸣,相关话题阅读量达2.3亿次 |
| 暴力催收现场实拍 | 微信短视频、快手 | 匿名投稿居多,常被二次剪辑用于法律科普或行业批判 |
三、争议焦点与法律警示
1. 视频真实性争议
部分讨债现场视频存在摆拍嫌疑,例如2024年6月网传的“南京讨债公司殴打债务人”视频,后被证实为影视剧组拍摄片段。警方提示:观看此类视频需核实来源,避免被误导参与网络暴力。
2. 隐私权与取证合法性
3. 平台监管责任
2025年3月,国家网信办约谈多家短视频平台,要求下架1.2万条涉嫌教唆暴力催收的视频内容,其中南京地区相关视频占比达17%。
四、建议获取渠道
1. 司法公开平台:中国庭审公开网可查询已审结案件的庭审录像,如跨境催收案庭审视频。
2. 主流媒体客户端:央视新闻、澎湃新闻等对重大事件的跟踪报道通常包含经核实的视频片段。
3. 政务新媒体:南京警方抖音号(@南京网警)定期发布催收犯罪警示案例视频。
需特别注意,2025年4月起实施的《互联网催收信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未经债务人同意的催收现场视频传播可能涉嫌侵权,建议公众通过合法渠道了解事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