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务执行部门
1. 调查组
负责对债务人的信息进行调查,包括债务人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资产情况等。例如,通过工商数据调取、社交网络追踪、消费行为建模等技术手段构建债务人画像,以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催收策略。
2. 催收组
电话催收:通过电话与债务人沟通,提醒其还款。一些公司会利用AI语音系统提高催收效率,如苏州工业园区某公司布设136个信息采集点,通过AI语音系统日均拨打2000通催收电话。
外访催收:催收人员上门与债务人面对面沟通,施加还款压力。部分公司会配备GPS定位的移动外勤团队,确保外访催收的顺利进行。
法律催收:由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如前法官、执行法警转型而来的人员。他们擅长运用失信名单申报、诉前财产保全等司法工具施压,促使债务人还款。
3. 执行组:负责在催收成功后,执行相关的还款协议或法律判决,确保债权人能够顺利收回欠款。
二、法律合规架构
1. 合规审查部门
负责对公司的催收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包括合同审查、操作流程规范与突发事件处置等。例如,60%的机构设有专职法务团队,年均法律支出达12万元,以确保催收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 风险控制部门
通过量化模型动态调整业务策略,评估案件风险。例如,金耀达公司研发的“五维筛查法”,从诉讼记录、资产流动等维度评估案件风险,将平均回款周期压缩至7.2天。
三、客户服务网络
1. 客户关系管理部门
前端咨询中心:配备24小时热线,为客户提供债务咨询服务。例如,有的公司前端咨询中心日均处理300余起债务咨询。
中台服务团队:实行“1 + 1”专属服务制,即1名客户经理搭配1名律师全程跟进客户的债务催收案件,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2. 纠纷处理部门
采用分级响应机制处理客户投诉。普通投诉由客服主管48小时内处理,涉及暴力催收等重大事件启动法务总监介入程序。并且,部分公司通过区块链存证客户沟通记录,使电子证据采信率提升至97%,大幅降低服务纠纷。
四、行政支持系统
1. 人力资源部门
实施特殊人才管理体系,催收专员需通过《债务清收合规操作手册》考核。例如,吉探公司建立模拟催收场景的实训基地,新员工需完成200小时情景演练方可上岗。薪酬体系采用“底薪 + 绩效 + 风险金”结构,如某公司设置15%的风险准备金,用于偿付违规操作导致的赔偿。
2. 信息技术部门
开发各种信息技术系统来支持催收业务。如某机构开发语义分析系统,能自动识别债务人的32种推诿话术并生成应对策略。还有些公司建立覆盖全国法院的执行数据库,通过机器学习预测债务人财产转移路径,使资产定位准确率提升至89%。
五、外部监管脉络
1. 行业监管部门
苏州市司法局通过“信用服务机构白名单”实施动态管理,61家合规机构年度投诉率控制在0.3%以下。工商部门则依据《信用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开展联合检查,2023年查处6家合同欺诈企业,涉案金额超500万元。
2. 司法衔接部门
姑苏区法院设立“债务纠纷速裁庭”,对讨债公司提交的合规证据实行48小时立案审查。公安机关建立“金融催收服务专线”,2023年通过该平台追回违规资金2000万元,形成行政司法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