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结构
1. 基础服务费:不得高于债务标的的3%,且须在委托协议中明确服务内容清单。
2. 风险代理佣金:
3. 账龄超过3年的“陈年债务”:
风险代理新机制
1. 风险代理保证金:要求采用风险代理模式的机构须在指定银行存入注册资本20%的专项保证金。保证金数额与公司信用评级挂钩,AAA级机构可享受50%的减免优惠。
2. 分段支付机制:佣金支付必须与催收进度严格挂钩,单笔债务至少设置三个支付节点。
违规行为监管
1. “三位一体”监管体系:明确市场监督、公安、银保监的协同监管责任。
2. 电话催收监控:采用电话催收的机构须全面接入“智能语音监控系统”,系统自动识别违规话术并实时预警。
3. 暴力催收界定:将“每日催收超过3次”“冒充公检法人员”等28种行为纳入行政处罚范畴。违规机构将面临最高30万元罚款,并计入“失信催收机构名单”。
其他规定
1. 分级收费体系:
2. 透明度与合规性:
3. 法律风险防控:
4. 行业生态重构:
收费标准的规范化使苏州注册催收机构从高峰期的217家缩减至89家,但行业总收入逆势增长35%。头部企业通过开发AI智能催收系统,将10万元以下案件的处理成本降低至传统模式的1/3。“债务重组顾问”等增值服务占比从2023年的5%跃升至18%,部分企业推出“按效果付费”产品,即前期仅收取基础调查费,待债务回收后再计提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