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捕行动
1. 2024年11月:扬州警方成功抓获包括公司负责人及催收骨干在内的多名嫌疑人,并公开了案件侦破过程的视频片段。
2. 2024年:扬州市公安局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一份涉及当地非法讨债团伙的成员名单及组织架构图,详细披露了11家涉嫌暴力催收、非法拘禁等犯罪行为的公司信息。
犯罪团伙详情
1. 作案手段:
签订“阴阳合同”:借款人实际到手金额仅占合同金额的50%-70%(如借款4万元写7万元借条)。
暴力催收:采取喷漆、堵锁眼、放哀乐、非法拘禁(如拘禁借款人长达70小时)等方式威胁借款人及其家属。
技术监控:对抵押车辆安装GPS,以“超出区域行驶”等借口强行拖车,逼迫借款人支付高额赎金。
2. 犯罪网络层级:
前端: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信息筛选目标。
中台:利用虚拟号码实施电话轰炸。
后端:根据欠款金额分派“文攻队”和“武攻队”。
3. 非法获利:2024年该组织非法获利超2300万元,涉及长三角地区287起暴力事件。
社会影响
1. 受害人情况:
在已核实的83名受害人当中,65%出现焦虑障碍,14人因持续骚扰导致家庭破裂。
盐城某小微企业主被迫贱卖厂房后精神失常的案例,暴露出暴力催收对经济秩序的破坏。
38%的借款人实际债务本金早已清偿,高额服务费才是纠纷根源。
2. 公众反响:
视频引发对非法讨债行业的广泛声讨,网民呼吁加强行业监管,并点赞警方“打早打小”的果断行动。
案件推动多地开展“套路贷”专项整治,例如盐城警方在2024年打掉一类似团伙,抓获70人并扣押20余本“催收话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