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债务追讨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民法典》《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目前没有合法注册的”讨债公司“或”要债公司“,任何以公司形式存在的催收机构都需取得《企业经营许可证》并在营业执照中明确包含”应收账款管理”等合规经营范围。根据2021年公安部公布的典型案例,扬州警方曾查处过3家涉嫌非法讨债的机构,涉案金额超600万元[2]。
对于合法债务纠纷,建议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 解决途径 | 法律依据 | 办理机构 | 时效性 | 费用标准 |
|–|–|–|-
| 民事诉讼 |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 | 基层人民法院 | 3-6个月 | 按标的额0.5%-2.5% |
| 支付令申请 | 民事诉讼法第214-217条 | 债务人所在地法院 | 15-30天 | 标准诉讼费1/3 |
| 律师函催收 | 律师法第28条 | 律师事务所 | 3-7工作日 | 500-3000元/件 |
| 调解仲裁 | 人民调解法第17条 | 司法所/商事仲裁委 | 1-2个月 | 调解免费 |
扬州市司法局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非诉调解解决的债务纠纷占比达67%,平均处理周期为23天[3]。建议优先联系扬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0514-12348),该平台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对接全市132家合规律师事务所。对于5万元以下的小额债务,可向扬州仲裁委员会申请快速仲裁程序,仲裁费用最低仅需200元[5]。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根据《刑法》第293条,采用恐吓、骚扰等非法手段催收债务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最高可处五年有期徒刑。2023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显示,扬州某催收公司因违法使用债务人个人信息被判处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