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持冷静,核实身份
不激化冲突:避免与讨债人员发生言语或肢体冲突,防止事态升级。
要求出示证明:合法的催收应出示委托书或授权文件,确认对方是否有权代表债权人。
2. 明确债务详情
核对债务信息:要求对方提供书面债务凭证(如合同借条),确认金额利息等是否合理。若存在争议,可暂不承认。
3. 拒绝非法手段
应对暴力或威胁:若对方采取恐吓非法侵入住宅破坏财物等行为,立即报警。这些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非法拘禁恐吓罪等)。
避免私下协商:尽量不在家中或偏僻场所单独接触,建议在公共场所或有见证人在场时沟通。
4. 留存证据
录音/录像:记录催收过程中的对话和行为,尤其是威胁性言辞或暴力举动,作为后续维权证据。
保存书面材料:包括催收短信电话记录上门通知等。
5. 协商或法律途径
制定还款计划:若债务属实且无力一次性偿还,可协商分期还款,并签订书面协议。
寻求法律援助:若对方行为违法或债务存在争议,可咨询律师或向法院起诉,通过正规程序解决。
6. 特殊情况处理
网贷催收:注意对方是否频繁骚扰公开隐私或伪造法律文件。此类行为违反催收规范,可向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高利贷或非法债务:若涉及高利贷暴力催收,应立即报警并申请法律保护,此类债务可能不受法律支持。
法律依据与提醒
中国禁止注册“讨债公司”,若委托第三方催收,债权人可能需对催收方的违法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新加坡香港等地对催收有明确限制(如禁止恐吓非法集会),可参考类似法律原则。
遇到紧急情况(如人身安全受威胁),第一时间报警是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