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告知对方停止骚扰
1. 声明立场
接到电话时,明确告知对方这是员工私人债务,公司无权干涉,要求其直接联系员工本人。若对方仍持续骚扰,可警告其行为已涉嫌违法,公司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2. 录音取证
保留通话录音来电记录等证据,记录骚扰的时间频率及内容。这些证据可用于后续投诉或报警。
二加强内部管理
1. 设置电话过滤
通过前台或行政人员拦截陌生号码,或使用运营商提供的防骚扰服务(如中国移动的“高频防骚扰”中国电信的“天翼防骚扰”等)屏蔽骚扰电话。
2. 统一应对话术
培训员工接到催债电话时,统一回复“该员工已离职”或“无法提供个人信息”,避免透露内部信息。
三法律途径维权
1. 报警处理
若骚扰行为涉及威胁恐吓或频繁拨打电话干扰工作,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报警。例如:
2. 投诉举报
四员工协助与法律咨询
1. 提醒员工处理个人债务
建议涉事员工主动与债权方协商还款计划,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债务问题,避免牵连公司。
2. 寻求专业律师帮助
若骚扰严重影响公司运营,可咨询律师,通过发送律师函或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权并索赔。
五注意特殊规定
根据2025年最新催收规范(GB/T 45251—2025),合法催收需遵守以下限制:
总结:优先通过沟通和内部管理减少骚扰,保留证据后依法投诉或报警。若涉及暴力或威胁,务必立即报警以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