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证据
1. 保存短信记录:包括短信内容发送号码时间等,截图或导出备份,避免删除原始记录。这些是投诉或报警的关键证据。
2. 录音或录像:若短信伴随电话骚扰,可录音保存威胁辱骂等内容。
二主动投诉与举报
1. 向电信运营商举报:通过运营商客服或官网投诉骚扰号码,要求屏蔽或停机处理。
2. 报警处理:若短信包含威胁恐吓等违法内容(如人身安全威胁PS等),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追责(如“催收非法债务罪”)。
3. 向监管部门投诉:
三法律途径维权
1. 申请支付令或起诉:若债务本身存在争议(如高利贷),可委托律师通过法院主张债务无效或调整不合理利息。
2. 追究侵权责任:对恶意骚扰造成的名誉精神损害,可提起民事诉讼索赔。
四自我保护措施
1. 设置骚扰拦截:利用手机屏蔽功能或第三方安全软件过滤陌生号码。
2. 避免信息泄露:警惕不明链接,定期查询征信报告,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
3. 协商还款计划:若债务属实但无力偿还,主动与债权方协商分期或延期,减少骚扰动机。
五警惕诈骗与非法催收
特别提示
通过以上组合措施,既能有效制止骚扰,也能合法维护自身权益。如情况复杂,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