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方讨债公司的合法性存疑
多数第三方讨债公司未经法律授权,其催收行为(如威胁骚扰暴力手段)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触犯刑法(如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
合法的债务追讨应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法院诉讼等途径,仅有法律授权的机构(如法院执行部门)可依法执行债务追偿。
2. 法院并非必经程序,但非法手段风险高
第三方公司通常直接通过电话短信上门催收等方式施压,而非通过法院程序。例如,苏州部分讨债公司以“不成功不收费”为噱头,实际采用伪造律师函电话轰炸等非法手段,最终被立案调查。
若催收无果,债权人才可能转向法院起诉,但第三方公司本身无权代替法院执行。
3. 委托第三方公司的例外情况
若委托的第三方公司具备合法资质(如律师事务所),且仅通过法律途径(如诉讼)追债,则行为可能合法。但实践中,许多公司缺乏资质且手段越界。
香港法律明确禁止第三方公司使用恐吓毁坏财产等非法手段,违者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4. 2025年新政策对催收的严格限制
中国内地自2025年2月1日起全面禁止非法律途径的催收行为(如电话骚扰上门催讨),要求债务纠纷必须通过法院或仲裁解决。
第三方讨债公司通常绕过法院直接行动,但其手段多属违法;合法追债必须依赖法院或正规法律程序。债权人若委托第三方,需确保其合规性,否则可能连带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