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手机拦截功能
1. 号码黑名单
将催收号码手动加入手机黑名单(支持最多100个号码)。
开启“骚扰拦截-开头号码匹配”功能,批量拦截以特定号段开头的电话(如“xxx”开头的催收号码)。
部分手机运营商(如中国移动联通电信)提供国际来电拦截服务,可屏蔽境外或“00”“+”开头的骚扰电话。
2. 第三方拦截应用
使用如 Truecaller 或 防骚扰电话助手 等工具,自动识别并拦截标记为“诈骗”“推销”的号码。
二应对催收话术与沟通策略
1. 明确回应
若催收方更换号码联系,可回复:“因误标记为诈骗电话未接听,请提供固定号码以便后续沟通。”
通话时声明正在录音,并强调还款意愿但当前无力偿还,提出个性化还款方案。
2. 要求书面沟通
拒绝电话催收,要求对方通过邮件或信函联系,保留书面证据。
三法律与投诉途径
1. 投诉渠道
向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管理局 或平台方投诉,需提供具体平台名称及录音证据。
通过 12321举报中心(网站或微信公众号)提交骚扰电话证据。
2. 法律维权
若催收涉及“软暴力”(如“呼死你”威胁亲友),保留录音短信等证据并报警。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此类行为可能构成违法。
四保护他人信息
1. 避免信息泄露
切勿向催收方透露亲友联系方式。若对方已获取他人信息并骚扰,可警告其行为违法并保留起诉权利。
如亲友被骚扰,指导其同步启用拦截功能或向运营商投诉。
2. 运营商协助
联系客服申请“高频骚扰电话防护”服务(如中国移动的“天翼防骚扰”或联通的安全管家)。
五心理与长期应对
保持冷静:催收电话可能引发焦虑,可通过冥想或心理咨询缓解压力。
信用修复:若因误催收影响信用记录,需主动联系征信机构更正。
注意:若催收方持续更换号码或使用“呼死你”软件,需及时报警并联系工信部(010-1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