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律明确禁止非法讨债行为
我国自1995年起禁止注册“讨债公司”,任何以暴力威胁骚扰恐吓等手段催收债务的行为均属违法。讨债公司若未经合法注册或超范围经营,其上门催收行为本身即不合法。
合法的债务催收应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途径,债权人委托第三方催收时,受托方不得侵犯债务人的人身权隐私权等。
2. 上门催收的合法边界
合法情形:若催收人员仅通过文明沟通(如当面协商还款计划)且未干扰债务人正常生活,可能不构成违法。但需注意,催收公司本身无法律赋予的强制执行力。
违法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强行闯入住宅限制人身自由;
恐吓侮辱或公开债务人隐私;
在非合理时间(如深夜)上门骚扰。
3. 最新动态与知乎讨论要点
部分知乎用户指出,上海等地存在讨债公司以“资产管理”名义注册,实际从事催收,但其手段(如电话轰炸上门威胁)仍属违规。
2025年有案例显示,某些讨债公司因暴力催收被查处,例如浙江嘉兴某公司利用劳改释放人员催债,最终被注销。
4. 债务人的应对建议
拒绝非法催收:可拒绝开门,要求对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保留录音视频等证据。
投诉与报警:遭遇威胁或骚扰时,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银监会投诉。
5. 法律风险提示
债权人若委托非法讨债公司,可能需承担连带责任(如催收过程中的侵权行为)。
债务人若遇暴力催收,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或追究刑事责任。
总结:讨债公司上门行为本身不合法,但个别合规催收机构在严格限制下可能开展合法协商。当前法律与社会舆论均倾向于严厉打击非法催收,建议通过正规司法途径解决债务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