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1. 冒充律师或专业机构诈骗
不法分子伪装成“专业律师”或“讨债公司”,承诺快速追回欠款,要求受害者预付服务费诉讼费等,随后失联。例如,无锡淮安苏州等地均有受害者因轻信“抖音律师”被骗取数百至数千元。
部分骗局中,骗子会伪造律师证件公章或授权书,甚至承诺“15日内必还款”,实际无法兑现。
2. 伪造债务处理结果
职业讨债人可能伪造还款凭证或抵押协议,将债务人的还款或资产据为己有。例如,江苏淮安一案例中,讨债人丁某某伪造债权人印章,骗取债务人6万元现金和一辆轿车。
3. 暴力催收与恐吓
部分讨债公司采用非法手段,如跟踪骚扰公开隐私信息等。例如,有案例显示催债人通过抖音发布侮辱性视频曝光债务人隐私,最终因侵犯名誉权被判赔偿。
4. 虚假承诺与合同陷阱
讨债公司常以“不成功不收费”为诱饵,但合同中暗藏陷阱,例如要求高额前期费用或模糊的“全权委托”条款,实际逃避责任。
二典型案例解析(适合视频素材)
1. “网络律师”骗局
案例:苏州沈某在抖音看到“专业讨债律师”广告,支付2600元服务费后被拉黑。
手法:利用短视频平台引流,伪造资质,诱导转账。
2. 职业讨债人诈骗
案例:丁某某伪造债权人授权书,骗取债务人车辆并转卖,最终被判刑4年。
手法:利用债务人对司法程序的不熟悉,伪造文件侵吞财产。
3. 名誉权侵权案
案例:蒋某某在抖音发布辱骂债务人的视频,被法院判令删除并公开道歉。
手法:通过网络曝光施压,但逾越法律界限。
三如何识别与防范讨债骗局?
1. 核实资质
通过正规律所或法院查询律师/机构资质,避免轻信网络广告。
2. 警惕预付费用
正规律师需签订书面合同,费用明确且分期支付,拒绝“提前转账”要求。
3. 依法维权
债务纠纷应通过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法院不会通过私人账户收取费用。
4. 保护隐私
避免向讨债公司提供敏感信息,防止被用于非法催收。
四视频讲解建议
1. 内容结构
开场:引入真实案例(如抖音骗局或伪造文件案)。
主体:分析骗局手法法律后果及防范措施。
结尾:强调合法维权渠道(如法院诉讼)。
2. 素材来源
可引用警方通报法院判决书等增强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