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1993年起明确禁止注册“讨债公司”,公安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多次发文取缔此类机构。部分公司以“商务咨询”等名义注册,实际从事讨债业务,但法律上仍属非法。
2. 常见的欺诈手段
冒充律师或专业人士:不法分子伪装成律师,以“快速追债”为名骗取服务费后失联,案例中受害者被骗金额从880元至24万元不等。
虚构关系或费用:谎称法院有“内部关系”,以诉讼费律师费等名义骗取钱财。
暴力或骚扰手段:部分公司通过跟踪威胁非法拘禁等方式逼债,甚至涉黑犯罪,如郑州某团伙因暴力讨债被判刑。
3. 风险提示
二次财产损失:委托讨债公司可能导致钱财被骗或债务问题未解决。
法律后果:若讨债行为涉及暴力诈骗等,委托人也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4. 合法替代方案
法律途径:通过支付命令本票裁定法院强制执行等合法手段追债,需注意债权凭证的时效和换发流程。
核实律师资质:如需法律帮助,应通过正规渠道委托律师并签订合同。
关于视频下载
要求中未提供与“讨债公司”相关的视频下载链接或具体视频内容。若需查看相关报道,可参考央视网2011年关于讨债公司不法手段的节目或人民网2016年的案例视频,但需通过官方平台观看,不建议从非正规渠道下载。
建议:避免轻信讨债广告,优先选择法律途径维权。如已遭遇诈骗,应及时报警并保留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