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收电话的真实性
1. 存在真实性
苏州市场上确实存在大量提供债务催收服务的公司,并且会通过官方网站、电话黄页等渠道公布联系方式。
2. 需谨慎甄别
由于催收行业存在一些不规范甚至非法的操作,所以对于催收电话的真实性需要谨慎判断。例如,部分催收公司可能会采用非法手段,如使用虚拟号码规避监控(每通电话不超过59秒)、非法使用GPS定位或社交账号分析债务人行踪等。
二、上门催收的真实性
1. 确实存在上门催收现象
苏州多家讨债公司(如火速商务、金耀达、银盾等)明确宣传提供上门催收服务,并承诺“快速结案”“合法高效”。
2. 存在非法或灰色手段
部分催收公司在上门催收时可能会采用非法或灰色手段,如跟踪债务人子女、在单位张贴欠款公告、限制人身自由(如伪装快递员上门)等。
三、如何判断催收公司的合法性
1. 查看催收公司的资质和证书
合法的催收公司应具备工商注册资质,催收人员应持证上岗(需通过《催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
2. 留意来电显示
如果来电显示为陌生号码或者非常规的号码格式,需要提高警惕。可以通过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或者查询相关信息来核实催收公司的真实性。
3. 确认催收方式的合法性
合法的催收手段包括法律诉讼辅助(协助债权人申请支付令或强制执行)、分期协议谈判(通过协商达成还款计划)、电话催收与调解(在限定时间内进行合规沟通)等。而诸如恐吓、辱骂、暴力威胁、非法拘禁或限制人身自由、伪造法律文书或虚假诉讼、泄露债务人隐私(如家庭住址)等手段则是违法的。
四、应对催收电话和上门催收的建议
1. 保持冷静,确认信息
当接到催收电话或遇到上门催收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确认催收方的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可以要求对方出示相关证件或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2. 记录关键信息
记录催收电话的来电号码、通话时间、催收人员的姓名或者工号等关键信息,以便后续查询或者投诉。
3.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债务人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催收公司的合法操作范围,避免被非法催收手段侵害。例如,根据《民法典》及《刑法》相关规定,催收公司的合法手段与违法行为有明确的界定。
4.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对催收电话或上门催收的合法性存在疑问,或者遭遇了非法催收行为,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或者向相关部门投诉。例如,苏州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或12315平台都可以接受此类投诉。
5. 保护个人信息
在与催收公司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透露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密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