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南京市司法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南京市合法追偿服务机构收费标准指导意见(2025年修订版)》,当前收费标准体系呈现以下核心内容:
一、收费框架与政策背景
南京债务纠纷案件年均增长率达12.7%,催生讨债服务行业规模突破15亿元。新规构建了”基础+浮动”双轨制收费模型,基础服务费按债务金额分段累退计费:
例如处理80万元债务,基础服务费计算为:5×8% +45×5% +30×3% =3.25万元,较旧标准降低27%。成功提成比例则根据追偿效果分类:
| 追偿类型 | 提成比例 | 附加条件 |
|-|
| 全款追回 | 10%-20% | 较以往降低5个百分点 |
| 分期追回(首期) | ≤15% | 后续每期递减2% |
| 抵押物覆盖≥70% | 再降3% | 需经第三方评估机构认证 |
二、特殊场景收费规则
针对工程款、医疗欠款等垂直领域,实施差异化收费:
例如某企业追讨200万元工程款,若抵押物评估价值达150万元(覆盖75%债务),实际提成比例从基准15%降至12%,节省费用6万元。
三、监管机制与权益保障
首次引入双向保证金制度:
合同条款要求细化至12大类48项,特别用红色字体标注”二次收费触发条件”。2024年试运行期间,该机制处理投诉327起,追回违规收费逾600万元。
四、行业影响与合规要求
新规实施后,南京持证机构从287家缩减至162家,但行业总收入逆势增长18%。禁止七类催收行为:
1. 夜间高频电话骚扰(21:00-8:00禁止催收)
2. 公开债务人隐私信息
3. 伪造法律文书
4. 单日联系超过3次
5. 向无关第三方透露债务信息
6. 收取现金不入账
7. 诱导债务人借贷还款
市场监管部门每季度抽查10%企业,违规者最高处罚20万元。2024年暴力催收案件同比下降37%,显示合规化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