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留证据
录音截图:保存通话录音短信截图来电记录等,记录骚扰时间频率及内容。证据是后续投诉或诉讼的关键依据。
详细记录:包括催收人员的姓名(若提供)公司名称电话号码等。
2. 向监管部门投诉
公安机关报案:若涉及威胁恐吓等违法行为(如“呼死你”骚扰伪造法律文书),直接向当地警方报案,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金融监管部门:
向银或地方金融监管局投诉(适用于持牌金融机构的违规催收)。
通过工信部渠道举报骚扰电话:登录网站www.或使用“12321助手”APP。
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针对无资质催收公司的骚扰行为。
3. 法律途径
起诉侵权:若催收行为侵犯隐私权名誉权(如群发侮辱性信息曝光通讯录),可委托律师起诉,要求停止骚扰并索赔。
申请禁令:通过法院要求催收公司停止骚扰。
4. 技术屏蔽
运营商服务:开通防骚扰功能(如中国电信“天翼防骚扰”中国移动“高频防骚扰”)。
第三方软件:使用腾讯手机管家等拦截骚扰电话。
5. 其他渠道
黑猫投诉等平台:公开投诉可促使企业快速回应(如兴业消费金融案例)。
自律组织投诉:若催收公司属于行业协会成员,可向协会投诉。
注意事项:
区分合法与非法催收:合法催收仅能联系债务人本人,若骚扰无关第三方(如紧急联系人),可直接举报。
避免直接冲突:切勿与催收人员争吵,避免激化矛盾,优先通过正规渠道解决。
示例处理流程:
1. 接到骚扰电话后立即录音,保存短信。
2. 向12321平台和银同时提交投诉,附上证据。
3. 若持续骚扰,报警并委托律师发送律师函。
4. 开通防骚扰功能减少干扰。
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能有效遏制违规催收行为。如涉及暴力或软暴力催收(如“呼死你”),务必第一时间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