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即报警,保留证据
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293条之一,催收非法债务若使用暴力胁迫限制人身自由侵入住宅或恐吓跟踪等行为,可能构成“催收非法债务罪”,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操作建议:
现场录音录像,记录对方言行(如威胁语言人数车辆信息等)。
若对方已离开,保留监控记录或书面威胁材料(如纸条短信等),并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案。警方需对涉嫌违法的催收行为立案调查。
2. 拒绝私下协商,坚持法律途径
法律风险提示:讨债公司通常无合法资质,其上门催收可能涉及暴力或软暴力(如骚扰诽谤),甚至与黑恶势力关联。
应对方式:
明确告知对方通过法院解决债务纠纷,拒绝直接还款给第三方。
若债务存在争议(如高利贷虚假债务),可向法院主张债务无效。
3. 加强自身防护
安全建议:
安装家庭监控设备,避免单独与催收人员接触。
若长期受骚扰,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特别提醒:若催收人员闯入住宅或实施暴力,可正当防卫并立即报警。根据《民法典》,非法侵入他人住宅需承担法律责任。
4. 核实债务合法性
关键步骤:
要求对方出示债权凭证(如借款合同法院判决书等),核实债务是否真实及利率是否合法(年利率超过LPR四倍部分无效)。
若债务系前业主或他人遗留,需提供证明并拒绝代偿(如租房纠纷中,前租客债务与新租客无关)。
5. 寻求法律援助
资源推荐:
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或通过工会劳动监察部门协助(若涉及欠薪)。
向住建部门举报“恶意欠薪”(适用于农民工欠薪案件),或起诉对方侵犯名誉权隐私权。
典型案例参考
暴力催收后果:广东高院曾通报一起涉黑案例,某讨债公司因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被定性为黑社会性质组织,主犯获刑。
农民工讨薪案:河南某包工头暴力殴打讨薪者后被刑事立案,同时面临民事赔偿。
重要提醒:切勿因恐惧而妥协支付非法债务。正规债务应通过诉讼解决,任何以“上门催收”为名的威胁均属违法,可依法追究责任。如需进一步帮助,建议联系专业律师或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