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费标准
1. 按债务金额比例收费
小额债务(≤1万元):通常收取固定费用(如500元)或15%-20%的佣金。
中等债务(1-5万元):基础服务费8%-10%,附加催收难度费5%-10%,总佣金可达18%-25%。
大额债务(>5万元):个案协商定价,佣金比例可能达20%-30%,但受地区政策限制(如江苏规定总收费不超过本金的30%-35%)。
2. 其他收费模式
风险共担:部分公司采用“成功回款后收费”,免除前期费用但佣金更高(20%-25%)。
分段计费:分调查协商执行三阶段收费,上门催收可能属于“执行阶段”,费用较高(如1万元债务上门费约1000-2000元)。
二是否上门催收?
1. 债务金额门槛
小额债务(如1万元以下)通常以电话短信催收为主,上门概率较低。
金额较大(如5万元以上)或长期拖欠的债务,上门催收可能性显著增加。
2. 催收难度
若债务人失联故意逃避或涉及复杂纠纷(如跨境债务),公司更可能采取上门催收,并加收5%-20%的附加费。
3. 合规限制
正规公司会遵守政策(如禁止非工作时间上门或过度骚扰),但部分机构可能违规操作,如频繁上门或软暴力施压。
三为何选择上门催收?
1. 施压效果:面对面催收心理威慑更强,尤其对害怕社会关系曝光的债务人。
2. 信息核实:上门可确认债务人实际居住地财产状况等,提高回款率。
3. 法律灰色地带:部分公司利用“合法外衣”(如协商名义)掩盖软暴力行为,如跟踪堵门等。
四风险提示
合法性争议:我国法律未明确认可讨债公司,部分机构可能涉及暴力骚扰等违法犯罪行为,建议优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消费者保护:选择有信用评级(如AAA级)或采用区块链存证技术的公司,可降低违规风险。
综上,上门催收与否取决于债务规模难度及公司策略,但需警惕高收费和非法手段。建议通过正规渠道(如诉讼)追讨债务,或选择受监管的合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