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讨债公司的法律定性
1. 非法经营性质
根据《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取缔各类讨债公司严厉打击非法讨债活动的通知》(国经贸综合〔2000〕568号),成立任何形式的讨债公司均被禁止,此类业务属于非法经营范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注册涉及“讨债”业务的企业直接不予核准,已注册的将被吊销执照。
2. 缺乏法律授权
讨债公司不具备法律赋予的强制执行力,其追债行为不受法律保护。若采取非法手段(如暴力、恐吓、骚扰等),不仅债务追收无效,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二、合规合法性边界分析
1. 合法追债的替代途径
合法的债务追收应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2. 灰色地带的“商账追收师”
部分机构以“商账追收师”名义规避法律限制,但此类服务需严格依赖法律程序,若超出合法手段(如威胁或侵犯隐私),仍可能触犯法律。
三、成立或委托讨债公司的法律风险
1. 行政与刑事责任
2. 连带责任风险
委托讨债公司的债权人可能因教唆或默许非法行为承担连带责任。例如,催收公司使用暴力手段时,债权人可能被视为共犯。
四、行业现状与监管趋势
1. 隐蔽化与专业化并存
尽管禁令严格,部分公司仍以“商务咨询”“法律服务”名义开展业务,但需依赖合法手段(如法律函件、谈判)。2025年催收新规进一步强调合规要求,限制骚扰频率、保护债务人隐私,并引入从业资格认证制度。
2. 香港地区的差异
香港允许合规的“侦探社”协助追债,但需通过合法程序(如支付命令、本票裁定)。而大陆对此类服务仍持否定态度。
成立讨债公司在大陆属于明确违法行为,合法债务追收应依托司法途径或专业律师。若试图通过灰色机构追债,可能面临法律制裁。随着2025年催收新规的实施,行业监管趋严,合规化成为唯一出路。